2016年開始實施的乳業新政將對羊奶粉打擊規范最為明顯,作為羊奶大省的陜西為首的西北乳業地區將會發生最大變化。
西北產銷量最大的乳企銀橋乳業或將在新加坡交易所退市。
這并不是偶然,剛剛過去的2015年,對于奶粉廠家來說可謂是“糾結”和不安的一年。尤其是,由于2016年將實行的乳業新政中涵蓋了對羊奶粉的管理規范和淘汰規則,作為羊奶粉集中地的西北乳業更是如坐針氈。
銀橋乳業退市信號
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國乳業集團(銀橋乳業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所用公司名稱)的大股東Winner國際投資公司建議全面收購其余中國乳業集團股份。中國乳業集團于2015年12月30日閉市后透露,該大股東目前持有中國乳業集團48%股權,并打算將該公司除牌。
截至目前,銀橋乳業上市時間已經12年歷史。在陜西省政府的牽線搭橋下,2003年11月,銀橋乳業通過借殼收購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TSM資源,登陸資本市場,融資3.8億元人民幣。銀橋乳業對此次上市極為看重,在多個場合宣傳中也強調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在境外成功上市的乳品企業”。
他們還起了一個霸氣十足的名字:CHINA DAIRY GROUP LTD.,也就是“中國乳業集團”,儼然一副代表中國乳業的架勢。
銀橋乳業是西北產銷量最大的乳品專業生產企業,始建于1978年。創始人劉國華以“五口鐵鍋、六畝土地、十間瓦房”起家創辦了其前身為“相橋乳品廠”,1982年開始生產奶粉,現在已經成為中國西北地區產銷量最大的乳制品企業,旗下擁有奶酪和酸奶、液態奶、奶粉以及冰淇淋等多條業務。
銀橋的主力市場在陜西境內,在陜西地區,銀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46%。
對于此次退市的消息以及退市的原因,截至發稿前,銀橋乳業方面并未給予回應。
那么,為何在上市近13年之后,銀橋乳業選擇主動退市呢?
銀橋乳業在其“自愿退市”的公告中稱,收購價格是“具有吸引力的”。其公布的收購價格為每股0.195新元(約合人民幣0.9元),而在公告前銀橋乳業的股價為0.11新元,溢價率為77.3%,留給了市場較大的股票套利空間。
在公布上述私有化方案后,其股票價格1月27日報于0.187新元,上漲了70%,已經接近其收購價格。按照銀橋乳業已發行4.39億股股份計算,最新市值約為8221萬新元,這和銀橋乳業13年前上市的募集資金相當。
西部證券一位投資顧問認為,中概股主動退市的原因無外乎兩個:股票流動性差,股票估值被低估。
數據顯示,銀橋乳業的股票在過去的12月平均日交易量為7.19萬股,僅占到公司總股本的0.016%。
在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銀橋乳業下一步將有可能進行資本并購、渠道建設等動作,這就需要其回到A股或H股市場,重新融資“破局”。
“國外市場的中國股票估值普遍較低,而國內A股估值高。”該投資顧問表示,現在伊利股份的市值接近800億元,光明乳業130億元,貝因美100億元,天潤乳業市值也接近20億元。綜合乳制品行業的平均情況來看,銀橋乳業如果能夠回歸A股,市值或有可能是現在的5~10倍。
按照銀橋乳業的計劃,公司將隨后召開股東大會,對公司的退市一事進行表決審議。
經營壓力大增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銀橋乳業退市消息屬實,這將不是偶然。
回歸A股無疑面臨高估值誘惑,但銀橋乳業的回歸并非易事。除了A股市場的排隊等待是擺在銀橋乳業面前的最大問題,就是企業面臨經營困境。
根據銀橋乳業2015年11月13日在新加坡交易所發布的三季報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收入為12.64億元,同比下滑7.8%;前三季度凈利潤為316.2萬元,下滑幅度為87.5%。
長期以來,陜西本地一直都是銀橋乳業的主戰場,2013年在陜西省的乳制品占有率為46%。但是,這樣領先的地位同樣面臨著嚴峻的競爭。
西安市南郊人人樂乳品專柜銷售代表張燕說,在酸奶和液態奶上,近年來伊利、光明等乳制品企業也在打入本地市場下足功夫,甚至包括君樂寶這樣的二線品牌也加入到超市的促銷、降價的價格戰中,銀橋乳業的銷售壓力增大。
而在奶粉業務上,銀橋的奶粉品牌包括了“陽光寶寶”“秦俑”兩大品牌,主打中低端奶粉市場。
曾經,有著一個“娃娃頭”圖案作為標志的“秦俑”奶粉風靡陜西,成為一代人關于奶粉的共同記憶。如今,銀橋乳業依然保留著“秦俑”品牌,但也多用于少量生產的成人奶粉。2005年,銀橋乳業推出了“陽光寶寶”品牌。
在某大型網購平臺上上,陽光寶寶“優+”嬰兒配方奶粉1段900克聽裝的價格為120元。在同水平的價位上,君樂寶、圣元、輝山等國產品牌奶粉都有不同幅度的促銷。
“銀橋的另一個問題是品牌營銷問題,品牌并不多,但是給人的感覺比較雜亂。”宋亮表示,兩個品牌難以形成黏性,幾十年的“秦俑”沒有被經營好,現在走向衰落,“陽光寶寶”又缺乏內涵和底蘊?梢哉f,銀橋正是陜西企業不善于品牌管理和營銷的一個典型,不僅沒有打入全國,也失守本土市場。
陜西羊乳業將受劇烈震蕩
2015年制定,2016年開始實施的乳業新政將對羊奶粉打擊規范最為明顯,而以作為羊奶大省的陜西為首的西北乳業地區將會發生最大變化。
陜西的羊乳企業有著自己的銷售方式。市場比較分散、品牌比較分散、渠道比較分散、消費者比較分散,銷售渠道主要是以專賣店和嬰童店為主,大多沒有進入超市和藥店。每個企業大約有十幾個以上的品牌,80個左右的產品,主要是為了適應嬰童店和不同地區的專賣店的需求。銀橋乳業也是如此。
即便這樣,羊乳嬰粉在我國嬰幼兒配方市場里面占有的比例很少,每年只有35個億,屬于小乳品品種。
然而,正處于發展階段的羊乳企業們卻即將遭到一場嚴苛的考驗。其中,業內分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制定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提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對正在處于起步階段的羊乳產業來說,困難很大。
首先,以多元化為優勢的羊乳現有的銷售渠道被壓縮,辦法中規定乳品企業生產的嬰粉配方必須要實現注冊,每個企業只能允許注冊5個系列15個產品,將嚴重萎縮陜西羊乳粉企業的銷量。去年在羊乳淡季,羊乳收購價格奶價最高到7.2元/公斤,同比今年,由于企業收奶量下降,羊乳收購價跌至2-3元/公斤,奶山羊的成交價格也同樣下跌,從源頭的奶農開始受到嚴重打擊。
此次奶粉新政中最為明顯的規定是,羊奶嬰粉必須要在產品的外包裝上寫明其中的羊奶粉的含量。另外還要注明使用的乳清粉是牛的還是羊的。而市場早有風聲透露,由于羊奶產量太少,存在羊奶粉大量混合牛乳清的潛規則,這些規定對正在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的羊奶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因素。
除此之外,外來品牌風頭不減地進入中國市場,除了來自歐美和澳新的企業之外,近日,包括韓國南陽旗下的星倍能奶粉等在內亞洲乳企也開始宣布進軍中國分食蛋糕。這無疑給中國乳企再次敲響警鐘。